中新网新疆阿拉尔9月24日电 (记者 戚亚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2023年农民丰收节暨食品加工产业推介会,23日在第一师阿拉尔市12团塔南镇举办。
23日,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2023年农民丰收节暨食品加工产业推介会举办。新疆兵团第一师融媒体中心供图
活动现场,各个特色农产品展位前很是热闹,红枣香梨、稻米南瓜、龙虾鱼蟹、大型农机等纷纷“亮相”,职工群众齐聚于此,品美食、庆丰收,充分展示第一师阿拉尔市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在食品加工产业推介会上,第一师阿拉尔市及相关团镇对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进行现场推介,20个食品精深加工产业与农业产业化项目集中签约。
20个项目集中签约。新疆兵团第一师融媒体中心供图
第一师阿拉尔市位于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三河流域的冲击平原上,是塔里木河起源地、三五九旅传承地,师部驻地阿拉尔市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近1100公里。
民众展示丰收的红枣。戚亚平摄
一首旋律优美、婉转动听的歌曲《南泥湾》,让昔日八路军三五九旅这支功勋卓著的英雄部队“能战斗、能生产”的事迹家喻户晓。“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是王震将军对现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历史沿革最生动、最形象的概括。这也让第一师阿拉尔市成为名副其实的三五九旅传承地。
各类苹果亮相。戚亚平 摄
据悉,今年恰逢第一师成立70周年之际,70年来,功勋卓著的三五九旅及其传人在塔里木河上游两岸屯垦戍边,将戈壁荒滩变成万亩良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火红的辣椒预示着日子越过越红火。戚亚平 摄
近年来,第一师阿拉尔市聚力稳粮优棉强果兴畜创特色,建成了全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新疆兵团最大的特色林果业基地和新疆优质奶源基地、全国棉花期货交割库、全国第二大和新疆首家红枣交割库,棉花、林果总产稳居新疆兵团前列,冬小麦示范田创南疆小麦单产新纪录,苹果、核桃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活动现场,瓜果齐聚。戚亚平 摄
如今,第一师阿拉尔市初步形成了乳制品、食用油、生物蛋白、浓缩果汁、白酒饮料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先后获批创建国家级红枣产业集群、国家级生猪产业集群、兵团级苹果产业集群建设,荣获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示范县。农业越来越强,连队越来越美,职工群众“钱袋子”越来越鼓。
第一师阿拉尔市10团昌安镇种植的2万亩谷子迎来丰收季。戚亚平 摄
此次活动还为粮油高产团镇颁发2023年第一师阿拉尔市粮食种植突出贡献奖;为6家2023年被认定为兵团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颁发奖牌;为国家苹果农业产业强镇、新疆兵团红枣农业产业强镇、新疆兵团吊干杏农业产业强镇颁发奖牌;为2023年夏粮高产创建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完)
中新网江西崇仁9月24日电 题:江西崇仁乡贤返乡潮 带动产业强起来百姓富起来
作者 巫发阳 杨文辉
走进江西崇仁县白路乡汀桥村哈密瓜种植基地,只见翠绿的藤蔓枝叶间挂着一个个长势喜人的哈密瓜,网纹清晰可见,怡人的瓜香味扑面而来。基地负责人周德高和工人们正穿梭其间,忙着吊蔓、清理排水沟,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两年前,白路乡汀桥村乡贤周德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返乡盘活闲置土地300余亩种植哈密瓜。“我之前在海南种了很多年哈密瓜,有着一定的种植经验。后来了解到家乡也有适合哈密瓜生长的土质疏松和通透性好的沙壤土,于是我就想回来试一试。”
“我们基地种的是小蜜品种的哈密瓜,甜度高、口感好,很受消费者欢迎。”周德高继续说,我们一共种植了60亩瓜,总产量大约35万斤,按照每亩销售价1.8万元左右,总产值可以达到108万元。
图为白路乡汀桥村哈密瓜种植基地(资料图)。崇仁县委统战部供图
据悉,基地的哈密瓜采用订单销售,去年一上市就在南昌、上饶等地迅速销售一空。“今年的哈密瓜距离上市还有20多天,但现在已经全部被瓜商预订完了,简直是供不应求。”周德高笑着说。
除了周德高的腰包变鼓了,汀桥村集体和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2022年,哈密瓜种植基地给汀桥村集体分红了6万元,并带动当地村民通过务工、流转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增收致富,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
村民孔九英正忙着给哈密瓜吊蔓,谈起现在这份工作,她乐开了怀:“之前我在家里就只能种地,现在在村里的哈密瓜基地务工,一个月能有2000元左右收入,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啦!”
近年来,崇仁县促进乡贤“回流”,写好乡贤汇聚“大文章”,积极发挥乡贤力量,结合当地发展实际,找准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与乡贤人才共赢的结合点,有效激发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推动全县特色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在崇仁县乡贤返乡创业的浪潮中,白陂乡赵家村青年陈雷同样备受鼓舞。“于是我选择回到家乡,与村党支部合作投资84万元,共同打造了白陂乡赵家村蚯蚓养殖基地。”
据了解,蚯蚓养殖基地总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通过绿色循环种养模式,利用畜禽粪便养殖蚯蚓,蚯蚓能消解农业废弃物,蚯蚓排出的粪便又可作为肥料使用,既实现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又延伸了蚯蚓养殖的上下游产业链。此外,养殖基地每年还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实现了环境整治和村集体经济增收双赢。
图为白陂乡赵家村蚯蚓养殖基地(资料图)。崇仁县委统战部供图
谈及未来发展规划,陈雷坚定地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免费向农户传授技术。同时也希望通过蚯蚓养殖项目,吸引更多乡贤依托资源优势回乡创业,让家乡的产业强起来,让家乡的百姓富起来。”
周德高、陈雷只是崇仁县乡贤引领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目前,在崇仁这片生机盎然的沃土上,360余名在外乡贤回乡发展麻鸡、蔬菜、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发展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近24万亩,成立特色种植合作社500多家,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全面奏响乡村振兴奋进乐章。
图为崇仁县特色产业航拍图(资料图)。崇仁县委统战部供图
崇仁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蔡辉表示,下一步,崇仁县委统战部将积极发挥乡贤的引领作用,引导各乡贤立足自身资金、资源、技术等优势献良策、拉资金、立产业,主动为家乡谋出路、助发展,让更多的优秀“新乡贤”看到榜样的力量,吸引更多的“新乡贤”回乡创业、回乡兴业,汇聚“乡贤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走出乡村振兴新道路。(完)